柔毛水楊梅
A+醫(yī)學(xué)百科 >> 藥品百科 >> 中藥百科 >> 柔毛水楊梅 | 中藥圖典 |
柔毛水楊梅 Róu Máo Shuǐ Yánɡ Méi |
|
---|---|
別名 | 水楊梅、五氣朝陽草、地椒、頭暈藥、藍(lán)布正、路邊香、卜地香、鳳凰窩、換骨丹、南布正、毛通經(jīng)、虎掌葉、小益母、香雞歸、老蛇騷、路邊黃、烏骨雞、草水楊梅、中華水楊梅、大仙鶴草、大路邊黃、頭暈草、大瘡藥、龍須草、瘦狗還陽、蘿卜解、蝴蝶菜、水白菜、水兒驚風(fēng)草、草本水楊梅 |
功效作用 | 補(bǔ)脾腎,祛風(fēng)濕,消癰腫。治腹瀉,痢疾,白帶,崩漏,風(fēng)濕腰腿痛,跌打損傷,癰疽瘡瘍。 |
英文名 | Chinese Avens,all-grass of Aleppo Avens |
始載于 | 《陜西中草藥》 |
毒性 | |
歸經(jīng) | 脾經(jīng)、肝經(jīng)、腎經(jīng) |
藥性 | 寒 |
藥味 | 辛、苦 |
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柔毛水楊梅的全草及根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柔毛水楊梅
多年生草本,高50~70厘米,全體密被淡黃色柔毛。根莖粗短,須根多數(shù)。基生葉為羽狀復(fù)葉,具長柄和明顯的托葉,頂端小葉大而鈍頭,兩側(cè)小葉大小不等,小葉緣均有粗鋸齒或缺刻,基部楔形;莖生葉互生,越向莖頂越小?;▎紊?yàn)?a href="/w/%E4%BC%9E%E6%88%BF%E8%8A%B1%E5%BA%8F" title="傘房花序">傘房花序式排列,黃色;副萼片線狀披針形;萼裂片卵狀三角形;花瓣5枚;雌雄蕊均為多數(shù)。瘦果細(xì)長,具宿存長刺狀花柱。果時(shí)花托被淡黃色長硬毛?;ㄆ?~7月。果期8~9月。
生于山坡荒地或潮濕的草叢中。分布云南、貴州、廣西、廣東、陜西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安徽、山東、浙江。
【采集】夏、秋采集。切碎曬干。
【性味】①《云南中草藥》:"苦濕,涼。"
②《陜西中草藥》:"甘辛,平。"
【功用主治】補(bǔ)脾腎,祛風(fēng)濕,消癰腫。治腹瀉,痢疾,白帶,崩漏,風(fēng)濕腰腿痛,跌打損傷,癰疽瘡瘍。
①《云南中草藥》:"健脾,補(bǔ)腎,解毒。治食滯腹瀉,腎虛腰痛,貧血,乳腺炎,瘡毒。"
②《陜西中草藥》:"祛風(fēng)除濕,散瘀消腫,消炎止痛,鎮(zhèn)痙,治腰腿痛,跌打損傷,乳癰,咽痛,扁桃體炎,癰疽瘡瘍,瘰疬,痢疾,崩漏,白帶,小兒驚風(fēng)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2~3錢。外用:搗敷。
|
出自A+醫(yī)學(xué)百科 “柔毛水楊梅”條目 http://www.yibo008.com/w/%E6%9F%94%E6%AF%9B%E6%B0%B4%E6%9D%A8%E6%A2%85 轉(zhuǎn)載請(qǐng)保留此鏈接
關(guān)于“柔毛水楊梅”的留言: | ![]()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