欖仁樹皮
A+醫(yī)學(xué)百科 >> 藥品百科 >> 中藥百科 >> 欖仁樹皮 | 中藥圖典 |
欖仁樹皮 Lǎn Rén Shù Pí |
|
---|---|
別名 | |
功效作用 | 解毒止痢;化痰止咳。主痢疾;痰熱咳嗽;瘡瘍 |
英文名 | |
始載于 | |
毒性 | |
歸經(jīng) | |
藥性 | 涼 |
藥味 | 苦 |
【藥名】欖仁樹皮
【漢語拼音】lan ren shu pi
【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】Terminalia catappa L.
【科屬分類】使君子科
【采收和儲藏】春、秋季采收,洗凈曬干?! ?/p>
形態(tài)特征
【動植物形態(tài)】大喬木,高15m或更高。樹皮褐黑色,縱裂呈剝落狀;枝平展,近頂部密被棕黃色的絨毛,具密而明顯的葉痕。葉大,互生,常密集于枝頂;葉柄短而粗壯,長10-15mm,被毛;葉片倒卵形,長12-22cm,寬8-15cm,先端鈍圓或短尖,中部以下漸狹,基部截形或狹心形,兩面無毛或幼時背面疏被軟毛,全緣,稀微波狀,主脈粗壯,上面下陷而成一淺槽,背面凸起,且于基部近葉柄處被絨毛,側(cè)脈10-12對,網(wǎng)脈稠密。穗狀花序長而纖細(xì),腋生,長15-20cm,雄花生于上部,兩性花生于下部;苞片小,早落;花多數(shù),綠色或白色,長約10mm;花瓣缺;萼筒杯狀,長8mm,外面無毛,內(nèi)面被白色柔毛,萼齒5,三角形,與萼筒幾等長;雄蕊10枚,長約2.5cm,伸出萼外;花盤由5個腺體組成,被白色粗毛;子房圓錐形,幼時被毛,成熟時近無毛;花柱單一,粗壯;胚珠2顆,倒懸于室頂。果橢圓形,常稍壓扁,具2棱,棱上具翅狀的狹邊,長3-4.5cm,寬2.5-3.1cm,厚約2cm,兩端稍漸尖,果皮木質(zhì),堅硬、無毛,成熟時青黑色;種子1顆,長圓形,含油質(zhì)。花期3-6月,果期7-9月。
【功效分類】解毒止痢藥;化痰止咳藥
【性味】味苦;性涼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6-12g;或研末。外用:適量,煎湯洗。
【出處】《中華本草》
|
出自A+醫(yī)學(xué)百科 “欖仁樹皮”條目 http://www.yibo008.com/w/%E6%A6%84%E4%BB%81%E6%A0%91%E7%9A%AE 轉(zhuǎn)載請保留此鏈接
關(guān)于“欖仁樹皮”的留言: | ![]()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