扇葉陰地蕨
A+醫(yī)學(xué)百科 >> 藥品百科 >> 中藥百科 >> 扇葉陰地蕨 | 中藥圖典 |
扇葉陰地蕨 Shàn Yè Yīn Dì Jué |
|
---|---|
別名 | 高山獨角蒿、蕨藄、獨腳蒿 |
功效作用 | 清熱解毒;止咳平喘;止血。主毒蛇咬傷;乳癰;痢疾;肺熱咳喘;崩漏;外傷出血 |
英文名 | |
始載于 | |
毒性 | |
歸經(jīng) | |
藥性 | 寒 |
藥味 | 苦 |
【拼音名】 Shàn Yè Yīn Dì Jué
【別名】 高山獨角蒿、蕨藄、獨腳蒿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陰地蕨科植物扇羽小陰地蕨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Botrychium lunaria(L.)Sw.[Osmunda lunaria L.]
采收和儲藏:7-8月間采收,去掉泥土,洗凈,曬干或鮮用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 多年生小型蕨類植物,植株高8-20cm。根莖短小而直立。根肉質(zhì),細(xì)長,少分枝???cè)~柄長6-20cm,基部有鞘狀的苞片,長2-3cm。營養(yǎng)葉闊披針形,肉質(zhì),從總柄中部或中部以上生出,長3-8cm,寬1-1.5cm,有短柄;一回羽狀,羽片3-5對,對生,扇形至半圓形,長0.5-lcm,寬0.5-1.5cm,基部寬楔形或近截形,全緣或波狀;葉脈扇狀分叉。孢子葉生于營養(yǎng)葉片基部,柄長2.5-4cm;二至三回羽狀,狹圓錐形。孢子囊圓球形,黃綠色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3000m以上的草甸或灌木林下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東北、華北、西北及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 扇羽小陰地蕨含海藻糖(mycose)。
【性味】 苦;微寒
【功效與作用】 清熱解毒;止咳平喘;止血。主毒蛇咬傷;乳癰;痢疾;肺熱咳喘;崩漏;外傷出血
【用法用量】 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【摘錄】 《中華本草》
|
出自A+醫(yī)學(xué)百科 “扇葉陰地蕨”條目 http://www.yibo008.com/w/%E6%89%87%E5%8F%B6%E9%98%B4%E5%9C%B0%E8%95%A8 轉(zhuǎn)載請保留此鏈接
關(guān)于“扇葉陰地蕨”的留言: | ![]()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